一、行情回顧 整個2月份油脂市場整體向好,在棕櫚油的領漲下,走出了一波階段性上漲的行情,其中棕櫚油和豆油均創出年內新高。這輪上漲行情受多斱面因素利好疊加,包括印尼出臺限制棕櫚油出口的政策、棕櫚油處于齋月前的備貨需求旺季、東南亞的暴雨導致棕櫚油產量下降、南美的不利天氣導致的大豆產量下降、以及黑海糧食出口協議的續簽存在不確定性。 二、宏觀數據 1.齋月備貨旺季即將結束 2010年以來齋月前后馬棕出口量對比(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USDA、東吳期貨研究所整理 受穆斯林傳統習俗影響,齋月前一個月左右時間是棕櫚油的備貨旺季,棕櫚油出口需求較為旺盛,但進入到齋月,棕櫚油的出口需求會明顯減少。2023年齋月是3月23日開始,因此目前接近齋月前備貨的尾聲階段。 2.美聯儲加息預期 2022年以來美聯儲歷次加息及預期 資料來源:美聯儲、東吳期貨研究所整理 據CME“聯儲觀察”:美聯儲3月加息25個基點至4.75%-5.00%區間的概率為71.6%,加息50個概率為28.4%;到5月累計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為64.6%,累計加息75個基點的概率為32.6%,累計加息100個基點概率為2.8%。 三、常規數據 1.油脂現貨價和基差 資料來源:同花順、東吳期貨研究所 截止3月3日,豆油現貨價9746元/噸,較前一周上漲50元/噸,基差792元/噸,較前一周下跌10元/噸; 棕櫚油現貨價8406元/噸,較前一周上漲114元/噸,基差2元/噸,較前一周下跌8元/噸; 菜籽油現貨價10814元/噸,較前一周下跌84元/噸,基差815元/噸,較前一周下跌234元/噸。 2.馬棕產量及出口量 資料來源:SPPOMA 資料來源:ITS 南部半島棕櫚油壓榨商協會(SPPOMA)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2月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環比增加1.9%。 船運調查機構Intertek Testing Services(簡稱ITS)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馬來西亞2023年3月1-5日棕櫚油產品出口量環比增加48.6%。 3.美國大豆周度出口檢驗量 資料來源:USDA 2月23日當周,美國大豆出口檢驗量為69萬噸,前一周為158.3萬噸,去年同期為73.8萬噸;其中出口至中國為37萬噸,前一周100.9萬噸,去年同期為44.7萬噸。美豆出口量大幅下降,主要受南美大豆陸續上市的沖擊。 4.我國主要油脂油料進口量 資料來源:海關 12月我國大豆進口量為1055萬噸,環比增加73.5%,同比增加19%,全年累計進口量為9110萬噸,同比減少5.5%; 12月我國棕櫚油進口量為43萬噸,環比減少38.5%,同比減少2.2%,全年累計進口量為330萬噸,同比減少29%; 12月我國菜籽油進口量為12萬噸,環比減少14.2%,同比增加50%,全年累計進口量為106萬噸,同比減少51%。 5.大豆和油脂港口庫存 資料來源:同花順 截止3月3日當周,我國進口大豆港口庫存為658萬噸,前一周為658萬噸,去年同期為702萬噸; 截止2月28日當周,我國豆油庫存為48.85萬噸,前一周為51.95萬噸,去年同期為68.05萬噸;我國棕櫚油港口庫存為100.6萬噸,前一周為98.3萬噸,去年同期為39萬噸。 6.大豆壓榨利潤 資料來源:同花順、東吳期貨研究所整理 根據測算,截止3月3日,美西大豆壓榨利潤為-238元/噸,較前一周減少142元/噸;美灣大豆壓榨利潤為-205元/噸,較前一周減少141元/噸;巴西大豆壓榨利潤為72元/噸,較前一周減少159元/噸;阿根廷大豆壓榨利潤為-61元/噸,較前一周減少114元/噸。 7.棕櫚油進口利潤 資料來源:同花順、東吳期貨研究所整理 根據測算,截止3月3日,棕櫚油現貨價為8406元/噸,進口成本為8545元/噸,進口利潤為-139元/噸,較前一周增加11元/噸。 8.CBOT豆類基金凈持倉 資料來源:同花順、東吳期貨研究所整理 截止2月7日當周,CBOT大豆基金凈持倉為174813手,較前一周減少3585手;CBOT豆粕基金凈持倉為161174手,較前一周增加3344手;CBOT豆油基金凈持倉為25444手,較前一周減少5927手。 四、后市展望 2月油脂市場走勢可能先漲后跌,面臨轉折走勢。首先齋月前的備貨旺季即將結束,進入齋月后棕櫚油的需求將下降;其次東南亞地區即將進入旱季,有助于棕櫚油產量的回升;再次南美大豆產量即將定產,后市缺乏炒作空間,市場將轉向南美大豆的出口對美國大豆形成沖擊;最后宏觀斱面,3月份面臨美聯儲的加息壓力,甚至有28%的可能加息50個基點。因此,3月份可能是油脂市場的轉折點。 1.齋月前備貨旺季即將結束; 2.東南亞棕櫚油即將進入增產周期; 3.南美大豆即將定產,市場關注南美大豆的出口對美國大豆的沖擊; 4.美聯儲的加息壓力。 風險點:3月18日黑海糧食出口協議即將到期 責任編輯:李燁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wigreport.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4007-666-707
![]() 七禾網 | ![]() 宏觀解讀 | ![]() 七禾產業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宏觀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