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情回顧 春節前,現貨基本停市,無明顯成交,鋼市現貨處于持穩,期貨小幅上漲的狀態,資金的參與熱情仍然很高。節后第一周,尚未進入全國性復工,淡季累庫施壓,盤面增倉打壓。節后鋼材市場將逐漸進入需求驗證期,鋼材價格驅動的核心逐漸由預期切換為現實,從盤面看,弱現實表現得淋漓盡致,強預期存在被證偽可能,若元宵后需求改善不及預期,鋼材價格將面臨較大下跌風險,注意驅動和節奏的切換。 二、鐵礦煤焦螺紋市場供需 2.1原料端鐵礦 11月初隨著疫情防控放松和房地產刺激政策的出臺以及各種財政政策托底等利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市場對2023年經濟增長充滿較強預期,鐵礦期貨價格從577元/噸一路上漲到1月30的890元/噸,現貨也一路跟隨上漲243元/噸,漲幅達54%以上,漲幅過大,面臨政策的風險性較大。一季度海外發運減少,隨著春節庫存消耗,鋼廠鐵礦庫存絕對量偏低,假日因素疏港回落,港口庫存累積。美國加息節奏放緩,國內宏觀預期拖底,需求證偽前,鐵礦價格向上仍有空間。 供給方面,2022年海外礦山累計發運量144436萬噸,累計同比下降4.26%,其中僅有澳洲發運小幅增加,巴西、非主流發運下降成為總發運下滑的主要因素:澳洲累計發運量87236萬噸,累計同比增1.6%,巴西累計發運量32029萬噸,累計同比減少3.7%,非主流累計發運25171.9萬噸,累計同比下滑20.7%。2023年1月全球鐵礦石發運量預計12000萬噸,基本與去年同期持平。 國產礦方面,截至1月27日,全國礦山產能利用率51.96%,相較上月同期降4.09%。同期全國礦山鐵精粉日均產量32.78萬噸,環比上月減少2.58萬噸。而國內礦山鐵精粉庫存為214.47萬噸,較上月同期減少13.65萬噸。臨近春節,東北、華北、西北均有礦選放假,而華北個別企業因為原料供應不足的原因,精粉產量下滑,導致礦山產能利用率下降。下游鋼廠節前有補庫需求,疊加一季度海外發運相對其它時間段減少,國內礦山有所補充,但相當有限,供應階段性減少。2月,國產礦將小幅回升,進口礦處于發運淡季,預計進口礦發運很難回升。 需求方面,Mysteel調研247家鋼廠高爐開工率75.97%,環比上周增加0.29%,同比下降0.28%;高爐煉鐵產能利用率83.10%,環比增加0.54%,同比增加2.02%;鋼廠盈利率27.27%,環比增加4.33%,同比下降54.55%。 1月底全國247家鋼廠日均鐵水產量226.57萬噸,全月累計日均鐵水產量上漲約6萬噸。目前,螺紋鋼生產利潤已扭虧為盈,同時隨著下游需求恢復,鐵水產量將繼續回升。以近期復產的華東和華北地區來看,當前產量距離往年節后高點仍有約10萬噸左右的提升空間,因此2月份日均鐵水產量在230-235萬噸的可能性較大。 庫存方面,截至1月30日,本期45港鐵礦庫存13725.83萬噸,環比增加524.11萬噸。鋼廠方面,64家鋼廠進口燒結粉礦庫存1158.76萬噸,環比回落352.98萬噸??傮w來說,隨著春節庫存消耗,鋼廠鐵礦庫存絕對量偏低,假日因素疏港回落,港口庫存累積。鋼廠進口礦庫存可用天數33.2天,與去年最低點31.6天較為接近。節后在鐵水產量持續回升的情況下,即使鋼廠不愿意主動補庫增加可用天數,僅依靠被動補庫也將支撐鐵礦價格上漲。 鐵礦石小結和展望: 展望2月,2月份鐵礦石供弱需強,澳洲、巴西發運季節性淡季,國內礦山明顯增產仍需時日,節后隨著下游需求恢復,鐵水產量將繼續回升,2月供需仍較為樂觀,價格易漲難跌。但從此輪11月上漲來看,鐵礦石現貨累計漲幅35%,鐵礦期貨漲幅更是遠大于現貨。因此,我們需要及時關注政策風險,由于漲幅過大,鐵礦石進一步大幅上漲所引發的風險則更大,如需求或鋼價未明顯見到好轉,鐵礦石價格在經歷一輪上漲后,或面臨下跌的風險。穩健的投資者可考慮鐵礦石買近拋遠正套操作。 2.2原料端煤焦 受弱現實影響,節前焦炭價格連跌兩輪共計200元/噸,焦炭行情在開年首個交易日小跳之后隨即下行,而在接下來的兩天,行情更是跌勢難止,節后開啟第三輪降價。下游受假期影響,焦鋼企業廠內原料煤庫存多下降至低位,對原料煤有一定補庫需求,但焦鋼呈現博弈局面,后市走向暫不明朗,市場觀望情緒增加,對原料采購節奏較緩。因部分煤礦剛恢復生產,廠內焦煤庫存多處于低庫存或無庫存狀態。 供應方面,國內焦煤產量維持穩定,進口焦煤持續提升,有望持續提振焦煤供應。截至1月27日,焦爐產能利用率為77.2%,與年前基本持穩。分地區來看,山東地區有所回升,而山西、河北小幅下降。隨著焦煤供需緊張緩解,對焦化廠利潤的擠壓也將明顯減弱。節后三周成本端焦煤的供應將有望得到修復,從而改善焦化廠利潤,焦炭現貨成本支撐逐步減弱,從而助力鋼廠冶煉端利潤修復。 進口方面,2022年12月份,中國進口煉焦煤646.49萬噸,占煤炭總進口量的20.92%,環比增加12.78%,同比減少13.66%。2022年全年中國累計進口煉焦煤6383.84萬噸,同比增長16.71%。2022年12月份中國焦炭出口量為51.8萬噸,出口量較11月份下降15.84%,較2021年12月增加17.46%。2022年焦炭出口量為895.10萬噸,較2021年增加38.8%。2023年第一批澳洲焦煤預計2月8日到達湛江港,隨著澳煤正式到港,將在一定程度上利空焦煤市場,從而使得焦炭的成本支撐減弱。 需求方面,目前鋼廠實際鋼材庫存已達高位,并且終端需求回暖仍需時日,因此焦炭市場難言樂觀。1月底全國247家鋼廠日均鐵水產量226.57萬噸,全月累計日均鐵水產量上漲約6萬噸。目前,螺紋鋼生產利潤已扭虧為盈,同時隨著下游需求恢復,鐵水產量將繼續回升。當前焦炭市場多空博弈,但利空居多。 庫存方面,由于假期休市,上游煤礦不斷累庫,但是下游焦鋼廠去庫明顯,后市也存在補庫可能。截至1月27日,全樣本獨立焦企焦煤庫存1069.7萬噸,環比下降185.8萬噸,247家鋼廠焦煤庫存889.1萬噸,環比下降30.2萬噸。 煤焦小結和展望: 展望2月,節后開啟焦炭第三輪降價,疊加第一批澳洲焦煤預計2月8日到達湛江港,一定程度上利空焦煤市場,從而使得焦炭的成本支撐減弱。下游受假期影響,上游煤礦不斷累庫,但下游焦鋼企業廠內原料煤庫存多下降至低位,對原料煤有一定補庫需求,焦鋼呈現博弈局面,后市走向暫不明朗,市場觀望情緒增加,對原料采購節奏較緩。焦炭市場多空博弈,短期內焦炭或將穩中偏弱運行,下游市場需求能否順利恢復是重點。 2.3成材端 2.3.1供應方面:完成粗鋼產量壓減工作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12月份,我國粗鋼產量7789萬噸,同比下降9.8%;12月份全國粗鋼日均產量251.3萬噸,環比上升1.13%;1-12月,我國粗鋼產量101300萬噸,同比下降2.1%。2022年12月份,我國生鐵產量6900萬噸,同比下降4.6%;12月份生鐵日均產量222.6萬噸,環比下降1.77%;1-12月份,我國生鐵產量86383萬噸,同比下降0.8%。2022年12月份,我國產量11193萬噸,同比下降2.6%;12月份鋼材日均產量361.1萬噸,環比下降0.77%;1-12月份,我國鋼材產量134034萬噸,同比下降0.8%。 受宏觀政策持續加碼,疊加疫情防控措施優化,12月上半月鋼市成交量有所回暖,尤其投機性需求表現活躍,下游冬儲意愿也有增強,淡季鋼廠庫存不增反降,加之原燃料價格表現強勢,鋼價震蕩走強。下半月,在疫情感染潮下,表觀消費量明顯回落,庫存進入春節前累庫階段,鋼價漲勢放緩??偟膩砜?,由于需求偏弱,鋼廠在虧損情況下減產檢修情況增多。2022年全年粗鋼產量為10.13億噸,同比下降2224.3萬噸,降幅2.1%,鋼鐵行業圓滿完成2022年粗鋼產量壓減工作。 在“穩增長”基調下,疊加疫情影響逐步消退,2023年鋼鐵邊際消費改善預期增強,粗鋼產量有望跟隨需求回暖。但在“雙碳“大背景下,鋼鐵產量彈性將持續受限,有利于抬高鋼材價格中樞。 截至1月29日,247家鋼廠高爐開工率76.69%,環比上周增加0.72%,同比去年增加1.83%;高爐煉鐵產能利用率84.15%,環比增加1.05%,同比增加2.64%。全國87家獨立電弧爐鋼廠平均開工率為5.80%,環比減少1.24%,同比減少11.26%;平均產能利用率為2.90%,環比減少1.59%,同比減少11.06%;日均粗鋼產量環比減少28.03%。在“雙碳“大背景下,鋼鐵產量彈性或將持續受限。 2.3.2需求方面:政策暖風頻吹,靜待需求落地 從宏觀面來看,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劇,同時國內外利好不斷,美聯儲加息步伐暫緩,國內監管部門密集發聲,釋放積極信號,明確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事關金融市場穩定和宏觀經濟發展全局的重要性,并在抑制金融化泡沫化勢頭得到實質性扭轉的情況下,繼續從供給側通過信貸、債券、股權多種方式綜合協同提振市場信心,并繼續在LPR連續下調,下調首付比例及按揭利率方面放寬條件。宏觀政策提振市場信心,助力房地產市場逐步走出低谷。 房地產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與房地產相關的貸款占銀行信貸的比重接近40%,房地產業相關收入占地方綜合財力的50%,房地產占城鎮居民資產的60%。房地產領域風險如果處置不當,很容易引發系統性風險,必須及時干預,但要注意處理好系統性風險和道德風險的關系。第一,通過保護契約和產權,穩定預期。第二,大量輸血,改善房地產企業的流動性。第三,放松在房地產市場過熱期間采取的管制措施,擴大有效需求,使房地產公司具備造血功能。這三點重要表述,市場解讀為對房地產繼續釋放強烈的信號,引起資本市場高度關注。 (一)投資下行壓力有望好轉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2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132895億元,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資100646億元,下降9.5%。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904999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2%。其中,住宅施工面積639696萬平方米,下降7.3%。房屋新開工面積120587萬平方米,下降39.4%。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88135萬平方米,下降39.8%。房屋竣工面積86222萬平方米,下降15.0%。其中,住宅竣工面積62539萬平方米,下降14.3%。商品房銷售面積135837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26.8%。商品房銷售額133308億元,下降26.7%,其中住宅銷售額下降28.3%。從去年12月房地產數據來看,竣工面積超預期恢復,多項指標降速得到明顯緩解,甚至銷售等指標出現了向好勢頭。 隨著政策暖風不斷,市場的情緒得到呵護。目前市場的關注點逐漸轉移到需求端,最終體現在居民購買力身上。短期雖然看好供需兩端政策共振帶來的行情影響,中長期仍需要關注拿地及新開工對鋼材需求的拉動。 (二)供給端資金有望改善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148979億元,比上年下降25.9%。其中,從資金來源構成來看,國內貸款17388億元,下降25.4%;利用外資78億元,下降27.4%;自籌資金52940億元,下降19.1%;定金及預收款49289億元,下降33.3%;個人按揭貸款23815億元,下降26.5%。國內貸款降幅收窄,說明前期政策引導下金融機構對房企融資支持力度加大,在近期地產行業相關新政策引導下,有望看到供給端資金來源進一步改善。 綜合來看,今年整體國際環境復雜嚴峻,全球經濟衰退風險加劇,美聯儲加息步伐暫緩,房地產的股權融資快速落地,融資端資金改善,為行業注入新的資金。房地產行業經歷了歷史上最長、幅度最大的調整周期。我國針對房地產困境從供需兩端發力,從地方到中央陸續出臺多輪放松政策,且力度與頻次逐漸加強,尤其是伴隨著“三支箭”與金融十六條的落地,供給端對于房企信用與融資的托底可謂空前,但是效果仍需檢驗,仍取決于銷售側是否修復。 我們認為2023年一季度基本面有望開始緩慢修復,隨著政策逐步生效、經濟復蘇,疫情對經濟活動的干擾減少后,后續生產經營活動逐步恢復,購房者的收入預期隨之好轉,購房意愿也會有所提升。目前房地產市場的消極因素正在逐步出盡,市場銷售處于磨底階段。二季度銷售在2022年疫情影響低基數的基礎上有望實現增長,三四季度保持相對穩定。 2.3.3春節期間需求停滯,庫存累庫 目前鋼廠盈利情況較差,鋼廠盈利率27.27%,環比增加4.33%,同比下降54.55%。中下游利潤差,終端在沒利潤的狀態下復產動力也不足。今年在鋼材需求偏弱的情況下,較高的短流程成本使得電爐鋼被迫大面積減產;而長流程端,廢鋼較高的價格相較于鐵水逐漸喪失了性價比。 截至1月19日,螺紋鋼總庫存766.91萬噸環比增加95.76萬噸,社會庫存571.13萬噸,環比上周回升73.58萬噸,廠庫195.78萬噸,環比上周升22.18萬噸。廠庫、社庫大幅回升,年底整體庫存出現回升局面。 成材小結和展望: 今年庫存峰值較往年略有提前,不僅在于除夕時間較往年均有提前,也在于疫情放開,市場流通阻滯。節后第一周,尚未進入全國性復工,淡季累庫施壓,盤面增倉打壓。下游需求也將在正月十五后陸續開啟,剛需與投機需求將同步拉動市場主動去庫。鋼材市場逐步進入需求驗證期,鋼材價格驅動的核心逐漸由預期切換為現實,從盤面看,弱現實表現得淋漓盡致,強預期存在被證偽可能,若元宵后需求改善不及預期,鋼材價格將面臨較大下跌風險,注意驅動和節奏的切換。 風險點:鋼廠持續累庫,地產銷售未見回暖,預期層面未兌現等。 責任編輯:李燁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wigreport.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網融界教育:章水亮
電話:13567191510
Email:516248239@qq.com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網上海分部負責人:果圓
電話:13564254288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4007-666-707
![]() 七禾網 | ![]() 宏觀解讀 | ![]() 七禾產業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融界教育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宏觀 | ![]() 茅鼓酒業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