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印尼將生物柴油的混合要求維持在30%,并將生物柴油的配置量提高到創紀錄的101億升,原因是在新冠疫情相關限制放松后,預計經濟活動和需求量將增加。為補貼2021年底以來飆升的食用油價格,用來支持生物柴油授權項目補貼資金的出口稅也進行了調整。 2022年,印尼維持了生物柴油混合比例達到30%的目標,盡管棕櫚油和柴油價格不斷上漲,但生物柴油的配額量仍有所增加。在新冠疫情相關限制放松后,經濟活動量增加,逐步推高了2021年至2022年的燃料消耗。 印尼政府繼續通過維持自2015年以來實施的財政支持機制,對生物柴油混合授權項目堅定執行。該機制允許從棕櫚油出口稅中征收的資金由棕櫚油產業基金會管理,用于補貼生物柴油和化石柴油之間的差價。過去幾年,針對棕櫚油價格波動和食用油價格上漲等其他因素,印尼政府對出口稅進行了幾次調整。 印尼政府將2022年生物柴油的分配定為101.5億升,這是自生物燃料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以來的最高分配。B40的路測在2022年舉行,因此要在2022年開始B40混合任務還需要時日。 根據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發布的聲明,印尼2023年2月1日開始強制執行B35生物柴油計劃,將棕櫚油含量從此前為30%,提高至35%。 圖:馬盤棕櫚油期貨走勢 報告正文 1、印尼生物柴油政策概況 2022年印尼將生物柴油的混合要求維持在30%,并將生物柴油的配置量提高到創紀錄的101億升,原因是在新冠疫情相關限制放松后,經濟活動和需求量將增加。為補貼2021年底以來飆升的食用油價格,用來支持生物柴油授權項目補貼資金的出口稅也進行了調整。 2022年,印尼維持了生物柴油混合比例達到30%的目標,盡管棕櫚油和柴油價格不斷上漲,但生物柴油的配額量仍有所增加。在新冠疫情相關限制放松后,經濟活動量增加,逐步推高了2021年至2022年的燃料消耗,而印度尼西亞的生物柴油使用量在2021年增加到93億升,比前一年增加了10%。 印尼政府繼續通過維持自2015年以來實施的財政支持機制,對生物柴油混合授權項目堅定執行。該機制允許從棕櫚油出口稅中征收的資金由棕櫚油產業基金會管理,用于補貼生物柴油和化石柴油之間的差價。過去幾年,針對棕櫚油價格波動和食用油價格上漲等其他因素,印尼政府對出口稅進行了幾次調整。 2022年3月的調整包括提高棕櫚油出口稅,為印尼政府的食用油補貼提供資金,以應對消費者因食用油價格持續高企而不斷增加的壓力。食用油價格從2021年9月的每公斤16050印尼盾(1.08美元)至2022年4月的每公斤24400印尼盾(1.64美元)左右,飆升了52%,引起了社會公眾的關注,迫使印尼政府頒布了幾項干預政策,包括對食用油的補貼,但最終對消費者的實際零售價格幾乎沒有影響。 印尼政府將2022年生物柴油的分配定為101.5億升,這是自生物燃料計劃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以來的最高分配。B40的路測在2022年舉行,因此要在2022年開始B40混合任務還需要時日。 根據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發布的聲明,印尼2023年2月1日開始強制執行B35生物柴油計劃,將棕櫚油含量從此前為30%,提高至35%。 2、印尼生物柴油政策的目標 印度尼西亞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承諾體現在其更新的《國家自主貢獻》(NDC)和《2050年低碳和氣候適應能力長期戰略》(LTS-LCCR 2050)中,它們在2021年締約方會議(COP)之前提交給《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LTS-LCCR 2050文件顯示,印尼的目標是到2050年生物燃料占其交通能源的46%。 2006年,印尼頒布了有關生物燃料采購和使用的政府1號條例,開始采用國家一級的生物燃料政策??偨y令10/2006成立了國家生物燃料發展小組,負責監督生物燃料項目的實施,并為生物燃料發展制定藍圖。根據藍圖,生物燃料的發展目標是:(1)減輕貧困和失業;(2)通過生物燃料采購推動經濟活動;(3)減少國內化石燃料的消耗。隨后,印尼眾議院也通過了能源法(UU 30/2007),以加強優先使用可再生能源的法規。 通過政府法規第79/2014號制定的國家能源政策目前是生物燃料項目最重要的政策基礎。國家能源政策的目標是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在整個經濟中的使用量達到23%,到2050年達到31%。生物燃料對實現這些目標的貢獻大致分別為139億升和523億升生物燃料的使用。 印尼承諾減少能源和交通部門的溫室氣體排放。2016年,印度尼西亞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提交了第一份國家自主貢獻(NDC),承諾到2030年通過國內企業將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減少29%,在國際援助下減少41%。 2021年11月,印度尼西亞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提交了《2050年低碳和氣候適應能力長期戰略》。該戰略提出,到2050年,生物燃料將成為印度尼西亞交通部門的主要能源來源,逐步用生物乙醇取代汽油,用棕櫚油取代汽油,用棕櫚生物柴油和綠色柴油取代石化柴油。 為了實現其國家自主貢獻(NDC)目標,印尼政府發布了第7/2021號法律,建立了碳稅,并發布了第98/2021號總統條例,制定了碳市場機制,包括(1)碳交易,(2)基于結果的支付,(3)碳稅,以及(4)基于科學技術發展的其他機制。印尼政府計劃從2022年7月開始對電力行業征收碳稅,到2025年將其擴大到所有行業。 印度尼西亞的生物燃料混合授權于2008年通過能源礦產資源部第32條條例設立,2015年3月發布的能源礦產資源部第12條條例進行了修訂。條例12/2015規定了交通、工業和發電部門的生物燃料混合目標。印尼政府計劃到2025年增加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的混合。雖然道路運輸生物柴油的目標已經實現,但工業和電力的目標(估計2020年為22%至24%)尚未達到。在完成生物乙醇的任務方面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伴隨著授權計劃,印尼政府每月為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制定市場指數價格。自2016年以來,國有農業貿易公司公布的國內食糖價格被用作生物乙醇的基礎。對于生物柴油價格,印尼政府使用同一家國有企業公布的毛棕櫚油價格作為參考。 近年來,生物柴油指數價格(HIP)已多次調整。2015年生物柴油的轉化率被設定為每噸125美元。2017年,印尼政府將價格下調至每噸100美元,然后在2020年5月進一步下調至每噸80美元。印尼政府在2020年9月將折算上調至每噸85美元。生物柴油轉換值在生產者利潤率和毛棕櫚油基金補貼金額之間架起了橋梁,較低的值減少了補貼支出,降低了生產者利潤率。 歐盟(EU)對生物燃料可持續性標準的關注對印尼生物燃料行業造成了嚴重影響,也是印尼政府官員及其歐盟同行之間不斷發生沖突的根源。歐盟在其可再生能源指令(RED)和RED II中概述了其可持續性標準。 印度尼西亞正在制定一項法規,將其印度尼西亞可持續棕櫚油(ISPO)國內可持續性認證的范圍擴大到食用油、生物柴油和油脂化學制品等下游產品。該法規預計適用于加工、生產和出口ISPO認證棕櫚油產品的公司??沙掷m性認證涵蓋一系列標準,包括溫室氣體排放、土地利用、生物多樣性和勞動力。印尼政府一直通過第44/2020號總統條例,強制所有公司和小農戶在2025年前通過ISPO認證,對所有棕櫚種植園實施可持續性標準。 3、印尼生物柴油政策實施情況 印尼的生物柴油授權項目是一項全國范圍內的指令,要求將棕櫚基脂肪酸甲酯(FAME)與柴油混合,以減少燃料進口,產生國內對棕櫚油的需求,并減少排放。執行強制分配的是國有能源公司印尼國家石油公司和規模較小的私營企業。 在印尼從通過國家預算提供補貼轉向通過棕櫚油產業基金會(2015年設立的對棕櫚油產品出口征稅的基金)提供補貼之前,生物柴油項目一直不穩定,直到建立了一個更可靠的支持機制。自2015年以來,印尼積極擴大了混合項目,從最初的應用只覆蓋公共部門義務行業,到2018年的全國B20項目,然后到2020年1月的全國B30項目。印尼政府的目標是在2023年至2025年期間提高B40的混合率,直到當前對B40道路測試階段的結果和籌集足夠資金補貼如此高的混合率的可行性進行評估。 生物柴油授權計劃依靠印尼棕櫚油出口專項稅提供的補貼來彌補生物柴油和化石柴油之間的價差。2021年,生物柴油和化石柴油的價格分別上漲了47%和74%。印尼的生物柴油指數價格(HIP)是根據棕櫚油價格確定的。2021年生物柴油補貼金額平均為每升4409印尼盾(0.30美元),比2020年高出9%。隨著棕櫚油價格下跌16%,預計2022年6月的生物柴油補貼將下降至2019年11月以來的最低點,差距將縮小至約985印尼盾/升(0.006美元)。 2020年新冠病毒(COVID-19)疫情導致商業運營和旅行受到嚴格限制,導致印度尼西亞的燃料消耗下降了近11%。盡管燃油消費量下降,但印尼政府維持了B30授權計劃,將每公噸毛棕櫚油出口稅提高了5美元,并從國家預算中提供了2.78萬億印尼盾(1.95億美元)的額外補貼。由于經濟復蘇跡象以及2021年底與疫情相關的旅行限制放寬,印尼政府將2021年11月的生物柴油分配量從年初的92億升上調至94億升。2022年印尼政府繼續保持其B30混合率,并將2022年生物柴油分配量設定為101億升,這是該國啟動生物燃料計劃以來的最高紀錄。印尼政府指定22家生物柴油生產商向18家燃料零售商供貨,這些零售商反過來將生物柴油與他們的傳統化石柴油混合,并通過分銷渠道銷售混合后的生物柴油,僅印尼國家石油公司就獲得了約82%的生物柴油分配總量。 2015年全面改革國內生物柴油消費金融支持機制。新方案經過必要的修改,迄今已被證明是有效和持久的。該基金由棕櫚油產業基金會管理,通過棕櫚油出口稅抵消生物柴油和化石柴油之間的價格差距。該機構還將這筆資金用于研究和開發、重新種植和棕櫚推廣活動。 自2019年以來,印尼政府每年都在制定國內生物柴油供應分配。能源礦產資源部為包括私營和國有企業在內的燃料零售商確定了產量,并將生產分配給生物柴油生產商,而生物柴油生產商則提供棕櫚油為基礎的生物柴油,也稱為棕櫚油脂肪酸甲酯用于混合。棕櫚油產業基金會繼續根據石油和天然氣總局公布的柴油市場指數價格(HIP diesel)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總局公布的生物柴油指數市場價格(HIP biodiesel)之間的價差支付資金。這兩個辦事處都是能源礦產資源部的一部分。 在過去幾年里,印尼政府經常調整其出口征稅計劃,以在棕櫚油價格波動期間維持其棕櫚油產業基金會的償付能力。2018年12月,為應對毛棕櫚油價格下跌,出口征稅形式由單一稅率結構改為累進價格結構。隨著價格持續下跌到2019年,印尼政府完全停止了征稅,導致毛棕櫚油基金在2019年全年沒有新的收入。2022年,在棕櫚油價格反彈至每公噸1000美元以上后,印尼政府再次調整了累進征稅結構,對棕櫚油價格在1000美元至1500美元之間的棕櫚油增加了新的最高關稅等級。增加這一新的最高關稅等級是為了給印尼政府的食用油補貼提供資金,以應對持續高企的食用油價格給消費者帶來的越來越大的壓力。印尼政府還增加了新的征稅棕櫚產品類別,包括二手食用油(UCO)和棕櫚油廠出水浮油(POME),這兩種產品都用于生物柴油原料。目前,在2022年6月修改的最新征稅結構涵蓋26種產品,最高關稅稅率為每公噸194美元的棕櫚甲酯(PME),統一稅率的出口關稅為每公噸35美元的包括二手食用油(UCO)和每公噸5美元的棕櫚油廠出水浮油(POME) 。 自2015年以來,棕櫚油價格的上漲和征稅結構的調整使棕櫚油產業基金會的征收創下了記錄。2021年征收的稅款預計將達到72萬億印尼盾(49億美元),比2015年至2020年的所有稅收都要多。到2022年,預計征費將達到37億至46億元。自成立以來,棕櫚油產業基金會的資金絕大部分用于生物柴油補貼,不到10%用于再植、研究和推廣的綜合項目。 2022年6月,印尼政府修訂了棕櫚油產品及其衍生物(包括生物柴油)的出口稅。新的出口稅涵蓋了更高的參考價格和更高的關稅。如果參考CPO價格達到每噸1450美元至1500美元,生物柴油的出口稅將按每噸98美元征收。專項出口稅主要用于生物柴油的補貼以及油棕櫚的再植、研發和推廣等綜合項目。 4、印尼生物柴油供需平衡表 印尼2022年生物柴油消費量預計將增加到101億升,原因是預計柴油燃料的總體需求將增加。在疫情限制放寬和流動性增強之后,印尼政府將2022年生物柴油混合分配定為101.5億升,比2021年的94億升高出8%。 印尼政府將2021年的配額從年初的92億升增加到2021年11月的94億升,恢復速度快于預期。印尼政府的數據顯示,2021年生物柴油消費量達到93億升,比2020年高出10%。燃料運輸是生物柴油消費的主要來源,其次是包括發電在內的工業部門。根據修訂后的能源礦產資源部(MEMR)數據,2021年,運輸部門占生物柴油消費量的85%。 報道預計,2022年印尼生物柴油產量將從2021年的95.5億升增加到106億升。生物柴油的生產主要是為B30計劃服務,預計出口用途會有少量。根據現有生產商的計劃擴張和新煉油廠的增加,生物柴油的生產能力預計在2022年將上升到166億升。 預計2022年印尼生物柴油出口仍將被限制在2億升,原因是預計出口關稅和稅收較高。在1月至4月期間,生物柴油出貨量達到2600萬升,主要運往中國和韓國。2021年,印度尼西亞出口了1.93億升生物柴油,主要出口到中國(44%)、秘魯(18%)和西班牙(15%)。 最新的出口關稅調整導致了更高的關稅對應于更高的參考價格。隨著這一最新調整,生物柴油出口稅上升到每公噸25美元至194美元之間,出口稅從之前的64美元上升到最高105美元。 由于高額的反補貼和反傾銷稅,印尼對美國的棕櫚生物柴油出口仍然有限。印尼棕櫚生物柴油也沒有資格獲得可再生識別號碼(RINs),也不被允許滿足可再生燃料標準(RFS)規定的生物燃料義務,該標準要求美國煉油廠混合生物燃料或購買信用。除美國外,歐盟自2019年12月起也對印尼生物柴油征收了8%至18%的反補貼稅。 5、印尼將強制執行B35生物柴油計劃 根據印尼能源和礦產資源部發布的聲明,印尼將于今年2月1日開始強制執行B35生物柴油計劃。B35是以棕櫚油為基礎的植物燃料,即脂肪酸甲酯 (FAME) 與柴油的混合物,混合物中的棕櫚油含量高達35%,而另外65%是柴油。 印尼能源礦產資源部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長達丹·庫斯迪亞納表示,考慮到國內柴油消費增長的預期,2023年B35計劃的生物柴油分配量估計約為1300萬千升,B35實施計劃是政府預期全球原油價格將會繼續上漲,也是為了減少柴油進口。 印度尼西亞生物燃料生產商協會表示,B35的實施將會消費1144萬噸棕櫚油,比2022年實施B30時的消費量960萬噸提高184萬噸或19.2%。 責任編輯:李燁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wigreport.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網融界教育:章水亮
電話:13567191510
Email:516248239@qq.com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網上海分部負責人:果圓
電話:13564254288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4007-666-707
![]() 七禾網 | ![]() 宏觀解讀 | ![]() 七禾產業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融界教育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宏觀 | ![]() 茅鼓酒業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