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者首先是一個生命,因此具備所有生命的共同特征——適應環境。大腦的思辨能力不斷受到環境的挑戰,當無法解釋環境時,就出現了祈禱儀式和巫術。如果把鳥類放在隨機性的環境下,鳥類也會把獲得食物和某種祈禱儀式聯系起來,這很像是交易中的過度擬合。交易者,尤其是主觀交易者,也被此一威脅所籠罩。交易者實際上生活在一整個市場環境下,但必然受強烈的市場局部特征所影響,可能的結果是過度適應,但因此損失了其他路徑的適應性。 生物種群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一定頻率的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就是向著某些未知環境特征探索的努力。如果此環境特征恰好存在,那么這一基因突變立即獲得初始競爭優勢,然后通過繁衍機制,相當于交易中的復利增長,快速擴大優勢,最終擠掉未突變的基因占領種群。而如果此環境特征并未出現,那么突變的結果可能是無意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但是對生物種群而言,都是無關緊要的。 最近在硅谷王川專欄看到關于深度學習的文章,深受啟發。智能程序是通過一定頻率的自由探索,摻雜在此情形下(環境)最優的反應來做出回應。所以,它是功利的目標(短期收益最大化)和非功利的自由探索(僅僅為增加知識)結合起來的。完全的自由試錯和完全的依靠知識庫來決策的方式都不是最優的。 因此在深度學習中所奉行的準則,實際上和自然界經過數億年演化而留下的最為Anti-fragile的系統原則相同,對未知領域做較低頻率的自由探索?;蛟S整個自然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蒙特卡洛發生器,因為參與者的參與方式實在太多近似可以認為布滿了整個空間,經過超長時間的競爭篩選,所呈現出的趨向,恰好就是人們試圖通過理論希望找到的答案:一個社會應該如何構建,交易系統應該表現出什么特征,開放社會為什么更利于人類進步等。只要我們經過抽象之后能夠忽略那些不重要的東西,將它們看作是一回事。 一個具備edge的交易者,在堅持規則一的情況下,應該不會那么擔心生存的問題。但要再進一步,更多的利用edge,會發現還有更多的東西需要解決,這部分內容遠遠比正確止損和建立edge要多得多。 過度適應就是其中的一點。尤其對主觀交易者來說,過度適應是一個相當常見的行為,因為做趨勢的追隨者,或者做一個大部分時間都試圖盡量利用當前波動的交易者,主動適應市場行為是正常的。像是規則一這種交易原則也不允許這類交易者去對抗趨勢。然而,環境會對任何置身于其中的參與者施加影響,交易者因此在長時間內會試圖理解市場行為,認為這是正當的,即便有時這些行為明顯的違背了自己認可的原則。 這非常普遍和常見,我們知道國有企業有很多問題,代理人問題,成本控制問題,效率問題等等,而且國企經歷了一輪又一輪的改革。我們也知道國企大部分處于傳統行業之中,而傳統行業已經形成規模的企業估值是不應該過高的,尤其如果它是國有企業。但在2007年很多國有企業的PE超過了70倍。作為一個對比,巴菲特在互聯網泡沫時買入的GM,市盈率只有4倍。即便將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的假定延長14年,中國經濟的總量大約增長4倍,這個估值仍然是荒謬至極的。不過,這并不影響很多人不設止損的蜂擁買入。 區別于價值投資者,主觀交易者可以利用市場的泡沫,而且有可能利用的相當充分——這么做很難不要輕易嘗試。由于在國內的資本市場這種Soros歸納的根源于虛假邏輯和錯誤認知的繁榮蕭條周期太多,而且幅度太大,主觀交易者會是比較有優勢的。相對而言,價值投資者會經歷過大的波動率。至于主觀交易者,我當然說的不是那種不設止損買在媒體已經都在談論牛市,而且媒體股評家財經藝人越鼓噪越不設止損的人。 在這種市況下,絕大部分交易者就發展出自己的“學說”了。比如他們不會讓股市下跌,比如國企改革獲得了巨大成功,比如人人都在創業,還有老艾的國家隊出手。這些假說的確在某些時候具有吸引力,值得去思考一下,但至少不思考是不行的。再考慮到那種喧囂的環境,主觀交易者過度適應是不難理解的。相對不設止損的人,我們的優勢是知道游戲肯定會有結束的一刻,必須做好準備。 不過,結合深度學習所使用的原則。我認為,要在交易上更進一步,主觀交易者應該能夠更透徹的觀察自己,觀察自己的行為而不是行為的結果。換句話說,過于注重短期的表現是不行的——除非短期的表現提醒你危險降臨了,非此則應該留出一大部分精力觀察自己的行為是否偏離了最佳的交易方式。但是必須說,在浮躁的泡沫后期這是非常困難的工作,但你首先必須從別人的目光中走出來。 于是,過于在意回撤和短期的盈利表現,都是不正確的,都可能是過度適應的某種表現。這和新手生存指南系列中贊成的方式相悖,唯一的原因在于edge。新手很難最大化自己的edge或者edge還沒有建立,那么嚴格控制回撤和在意短期是正確的。但對edge可能比較高的交易者,完全世俗化(過度適應)是不正確的方式,必須摻入低頻率的自由探索。這是為了對尚未出現但可能出現最有利于交易者的市場狀況(環境)做好準備。 所以我的看法是,在更高層的交易上,必須能夠找到衡量自己交易行為是否未向特定的市場環境妥協的辦法。否則就會沉浸在過度適應中,發展出似是而非的解釋,在市場轉折后喪失了反應速度。因為就算一個非常理智的主觀交易者,也會不自覺的主動適應環境,不能觀察自己行為的偏差是不容易發現的。 責任編輯:翁建平 |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凡是注明“來源:七禾網”的文章均為七禾網 www.wigreport.com版權所有,相關網站或媒體若要轉載須經七禾網同意0571-88212938,并注明出處。若本網站相關內容涉及到其他媒體或公司的版權,請聯系0571-88212938,我們將及時調整或刪除。
七禾研究中心負責人:劉健偉/翁建平
電話:4008-277-007
0571-88212938
Email:57124514@qq.com
七禾科技中心負責人:傅旭鵬/相升澳
電話:13758569397
Email:894920782@qq.com
七禾產業中心負責人:果圓/王婷
電話:18258198313
七禾網融界教育:章水亮
電話:13567191510
Email:516248239@qq.com
七禾研究員:唐正璐/李燁
電話:0571-88212938
Email:7hcn@163.com
七禾網上海分部負責人:果圓
電話:13564254288
七禾財富管理中心
電話:4007-666-707
![]() 七禾網 | ![]() 宏觀解讀 | ![]() 七禾產業 | ![]() 價值投資君 | ![]() 七禾安卓&鴻蒙 | ![]() 七禾網APP蘋果 | ![]() 七禾網投顧平臺 | ![]() 融界教育 | ![]() 傅海棠自媒體 | ![]() 沈良宏觀 | ![]() 茅鼓酒業 |
? 七禾網 浙ICP備09012462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10119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浙B2-20110481]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浙字第05637號]